【摘要】《推拿手法》实验(训)教学是在《推拿手法》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教授推拿手法,训练推拿技巧,对症运用手法及练功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教学科目。为了适应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及社会对新型推拿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推拿手法》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结合自己教学体会,就如何进行《推拿手法》实践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推拿手法,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推拿手法》实验(训)教学是在《推拿手法》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教授推拿手法,训练推拿技巧,对症运用手法及练功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教学科目,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训练操作手法,掌握操作技巧,而且能培养学生对该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为实际临床工作打下过渡性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和中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推拿手法》实践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的实践课教学模式由于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推拿专业技能人才,必须对传统的《推拿手法》实践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对《推拿手法》实践内容单独设课,单独记分,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近年来,围绕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中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改革如火如荼,相比之下,实践(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则相对滞后,达不到实际教学的目的。《推拿手法》的课程改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教学计划,但这种课程体系是以理论课程体系为坐标,总是强调“系统知识学习”,课程内容虽然经过多次修订,还是脱不了“系统性、完整性”的藩篱,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附庸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必须构建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对《推拿手法》实践内容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独记学分。单独设课的好处主要有:一是保证了《推拿手法》实践教学内容的学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现在每学期开始都会制定实践课的教学计划,但由于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的教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理论课挤占实践课的情况时有发生,实践课的课时难于保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单独设课后,这些情况不复存在;二是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目前,《推拿手法》实践教学的考核各校基本都做到了单独考核,但却并没有单独计分,而是与理论考核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分,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轻视现象,主要表现就是在实践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消极应付,甚至于偷懒、逃课等。单独考核,单独计分将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就考核要求方面而言,与其它课程是等同的,重视程度必然提高。
二、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固定、僵化封闭,使学生的实训(验)时间、实践手法的精益程度及对实践技巧的掌握都受到极大地制约,难于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因而,这种旧有的模式需要突破,应建立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实践练习、锤炼技巧、总结升华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便他们做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发挥更多的直观能动性,投入更多的智慧、精力和时间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首先,延长实训(验)的开发时间。可将实训(验)室在周内的课余时间、晚自习和周末向学生开放。这样一来,在实验时间极为充分的条件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与实验进程,自主选择实训(验)时间,改变了一人做、多人看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同时,学生有机会选择在实验课上未能熟练掌握的操作手法,由任课教师进行纠正指导或者自己体会练习,以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
其次,实训(验)室不仅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要面向其他专业开放。《推拿手法》不仅只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许多相关医学专业(例如中医、康复、医药营销、中药等专业)的选修课,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将为那些选修《推拿学》课程或对该课程有探索兴趣的学生提供更为便利地实训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实训项目和灵活的实践时间,到实验室完成相应的实验(训练)项目,这样,既很好地解决了他们与必修课程同学在实训时间上的冲突,又提高了实训器材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再次,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的开放。在教学形式上向相关专业靠近或接轨,《推拿手法》可以采用必修实验(训)与选修实验(训)相结合的方式,必修实验重在训练学生的基本的推拿手法和必须掌握的推拿技巧,而选修实训项目的设置则围绕推拿手法向相关专业、相关治疗手段拓展结合,初步体验综合性治疗手段的应用,以满足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和学生的层次化需求。在教学手段上,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综合运用仿真模型、录像、幻灯、多媒体、网络教育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增强实训教学的趣味性和规范性,加大知识信息的容量与深度。例如,构建网上实验(训)教学平台,以利于学生与教师进行网上实验的互动交流,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互动式操作平台,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交互式教学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促进了开放教育的广度发展。
三、对接岗位需求,实施职业化的教学模式。
《推拿手法》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只有将实验(训)课内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这一要求。而实验(训)与临床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便是实施职业化的实践教学。为此,要做好一下方面工作:
1.设置职业背景下的实训平台。实验(训)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场所,是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从事实际工作前的模拟工作岗位。为了体现实践教学的职业属性,在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练习的同时,可将实验(训)室改造成为一个模拟科室,使学生在上课和操作训练时拉近实验室和临床的距离,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上的共鸣,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感受到了临床的氛围,产生了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实验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历。为此,有必要对实验(训)教师定期开展职业化培训,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不仅要建立实验(训)人员的在岗培训及深造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派出业务能力较强爱岗敬业的实验教学人员进修学习,还应定期派送实验(训)教师去医院临床学习或顶岗实习,增加临床工作经验,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实验(训)教师加速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3.实施临床演习式教学过程。一是在实验(训)教学和操作手法训练中引入临床病例,让学生在病例情境中进行练习。由学生扮演病人,教师指导学生与病人进行正常交流,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应对与调整。依据临床工作程序将课堂上所学的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依次应用到每一次模拟临床病例中,形成完整的模拟实习过程;二是聘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推拿医生为兼职实训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训练工作;三是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教学医院推拿门诊见习,直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临床工作。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加速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接轨。
四、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指专业能力(即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方法能力(即独立学习思维、不断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自信心、意志力、人际关系自我控制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是合格的新型技能人才的主要标志。高职医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应着眼于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而实验(训)课教学正是培养和锤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应充分把握住这一契机,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可通过以下方法与途径,将能力培养的内容及时渗透融合进来,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双培养、双收获。
1.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全程参与,而且要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成为实践教学全程的主角,教师只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
2.采用PBL(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和质疑思维能力;
3.引入模拟临床病例教学模式,通过病例分析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和职业操守,以及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等能力;
4.加强校外实习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
评价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科学和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回馈导向作用,应对传统的实验(训)课考评方式进行改革完善:
1.实行实验(训)课程单独考核制度,考核成绩单列记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2.健全考核内容,优化考核体系。实验课成绩应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技能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课堂操作等进行评判记录;实验报告成绩按书写的规范性,结构的完整性性,分析论述的全面性给以批阅评分;技能考核在学期末进行,实验(训)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操作进行评分,最后将三项汇总,形成期末实验(训)成绩。
3.创新实验(训)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考核形式,如抽签选题、方案答辩、技能竞赛等,以提高考试的趣味性和随机性,达到综合、真实地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目的。
4.将操作考核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的制定都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可设计一些临床病例融入操作考核中,按临床实际设置考核障碍,要求学生按照临床治疗程序、规范,对“病人”进行诊疗操作。这样,不仅能考核学生的操作手法和实践技能,而且考核了学生的多项职业工作能力。
《推拿手法》操作手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是我们的国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相反,而是应该和其它的实践课程一样,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学科焕发出新的教学魅力,也才能培养出鲜明时代特征的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庆,汤碧娥.适应实验方法改革,打造多元化高职实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
〔2〕齐凤军,《推拿手法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01)
〔3〕刘飞,针灸推拿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黄锦军等,推拿学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