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周密的文学理论专著,关于“龙学”的研究自古以来数不胜数,观点非常之多,其美学、文学方面的优秀理论、优秀思想更是得到传承和发扬。在研究“龙学”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关注到其美育的作用和意义。《文心雕龙》中以“道”为源头、以《经》为典范、贯穿古今、将“道”与“文”紧密结合,弘扬生命本真,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充溢人文关怀,揭示审美活动的规律,表达审美育人的思想,对现如今审美教育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何谓美育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也就是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中国传统的美育是以人物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人物品藻为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情操的内在修养和修炼。而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在美育的过程中只是充当了媒介的作用,并不是美育的全部。但康德在建立特有的美学观念时,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美学,认为美感、审美是独立于人的精神境界而纯粹地存在,注重强调以自由与先验作为美感判断的方式,强调判断者的自主性毋须听从他人的判断,将品味从专家独占扩展至人人皆有审美能力。对此的误读,使人们偏离了美育的真正目的,偏离了席勒提出的赋予人美的心灵、使人健康快乐的、使人感性与理性同意的的美育内涵。
所以,美育不仅仅是狭义的艺术品的欣赏、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应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个学科后形成的教育,也就是对于人的品藻、精神境界的修养提高的过程,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而一篇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也应以作品创作者的修养和抒发为出发点,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美育的观点。所谓,“文如其人”,人与文合二为一,是将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作为提升精神修养的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来概括中国文艺的艺术创作是极为精辟的, 中国传统艺术乃是朝向主体内心的艺术,偏于主体的修养与抒发,将艺术作为是生活方式,一种个人生命的体验。
二、美育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
《文心雕龙》是一部卓越的文学理论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文学产生以来一千多年的创作经验和文学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论述的是文艺美学的思想。但他的文艺美学理论是建立在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基础之上的,在刘勰关于人文起源和发展、审美创造及审美鉴赏的论述中,渗透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育思想。
(一)从《文心雕龙》的基本指导思想来看。《文心雕龙》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但就其基本思想倾向来说,是儒家思想。《序志》篇中非常明确地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诗乎圣,体乎经。”开宗明义就是《原道》、《征圣》、《宗经》三篇,为理论总纲,而“道”就是其理论纲领的哲学基础。所谓“道”,是一种先天地而生的精神和规律,又称为“自然之道”。在刘勰看来,“道心”“神理”等就是儒家的“忠、孝、仁、义”,文学就是要以这些东西作为思想内容的最高标准,以达到“晓生民之耳目”“民胥以效”的“教化”的目的。
“征圣”和“宗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作家进行文学创作要以“明道”为己任,充分发挥文学的教化作用。所谓“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就是要作家象“圣人”那样,明确写作目的,发挥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刘勰列举了历代统治阶级“贵文”的实施,指出了文学的三大社会作用,即“政化贵文”、“事迹贵文”、“修身贵文”、就是要求以圣人为师,发挥文学的教化作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也就是曹丕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也,不朽之盛事”的具体化。
“征圣”是侧重在作家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态度的提升上,“宗经”则是从作品来看,“圣因文二明道”,圣人们的“经典”是“明道”之文,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是一切文章的典范。“经者也,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二)从《文心雕龙》的文学创作理论来看。《文心雕龙》论文学创作的部分,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包括关于文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创作过程及表现手法等,都贯穿着美育的内容。
首先,对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中,刘勰是从质与文即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方面来谈的。提出了“文附质,质待文”的主张,其深刻之处在于进一步提出了“为情而造文”,文学创作是为了表达作家的真实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诗言志”的说法。写作先要心美,心美才能写出形式上的美,所谓“文心”之美。其次,关于创作方法的论述中,提出把《诗经》和《楚辞》的创作方法结合起来,所谓“倚雅颂”而“驭楚辞”,就是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结合起来,强调文学创作要真是的反映现实生活,适当地使用夸饰手法,“夸而有节,饰而不诬”,这样的美学要求体现出物我相知,心物交融的美学要求,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最后,从艺术风格的论述中看,刘勰提出“各师成心,其异若面”的论断,提出有机统一的、生气灌注的生命意蕴。文学作品之所以打动读者,是因为体现了人心,而人心的体现是有多正艺术表达方式的,作家不应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创作方式、风格,应灵活运用,所谓“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奏相成”,要吸取多种风格之长,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刘勰提出的“为文之用心”,在基本指导思想和文学创作理论中体现出文艺与教育之关系密切,肯定了文学这种真、善、美的感化及教育的美学意义,文学作品作为桥梁或中介具有影响创作者和受众者的美学、德育的价值,至今都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