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房中,患者病情普遍复杂,病程较长,患者后期的恢复容易出现感染以及并发症等,因此,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研究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并观察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妇科病房共有护士12名,包括护士长1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37±3.62)岁,其中初中以下学历1名,初中至高中学历4名,大专以上学历7名。
选取自2013年1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的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范围22-50岁,平均年龄(36.86±3.94)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8例)、阴道炎(21例)、不孕不育(15例)、月经失调(19例)、子宫肌瘤(17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1-50岁,平均年龄(36.27±3.16)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9例)、阴道炎(20例)、不孕不育(14例)、月经失调(21例)、子宫肌瘤(16例)。
两组妇科病房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护士长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以及特点,将其进行合理分组,将组员之间能力及特点进行互补,并且让护理人员参与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在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期间,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按照各个病房的特点,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班次安排,弹性安排每位护理人员的日工作内容,提高护理的连续性。护士长可将权力适当下放,分层次管理,使得每位护理人员都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从而加强了监控力度,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增强开拓与时俱进的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主服务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
医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包括、沟通、护理服务等方面均要给予患者热情、周到、一体化的护理服务,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改变以往患者呼叫护士服务的被动模式,为确保患者安全,增加直接护理时间,针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情况实施个性化,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动手宣传能力,提高相关知识向患者的覆盖率,严格履行签字制度,确保患者用药或手术均经知情同意,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VAS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并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 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当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一。
3 讨论
在治疗中,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经过治疗后的后续护理后,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的完整性以及连贯性,针对护理服务中的缝隙进行改善,在妇科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2]。
无缝隙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指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找出护理服务的缝隙,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正。通过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开展护理管理中,不仅要求对护理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化,而且对护理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管理,让护理人员彻底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主动寻找护理工作中的缝隙,将护理措施逐步完善,使无缝隙护理管理全面、高效率地实施,从而更好地达成护理目的,加速患者病情康复[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发生(P<0.05)。
综上所述,将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运用于妇科病房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