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用模糊的概念
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acts or forces)的现象(Thomas, 1995; 俞东明,1993)。例如:
例(1)Would you like to come in and sit down?
这句话可以同时实施邀请,请求或命令等不同的言外行为,也可以是三种言外行为兼而有之,其界限是模糊的。
语用模糊比较常见的英文表述是“pragmatic ambivalence”(根据《英汉双解剑桥国际英语词典》“ambivalence”意指“矛盾情绪,矛盾心理”,笔者认为这里可能指语言结构形式进入运用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但是也有人称语用模糊为语用歧义,用“pragmatic ambiguity/ambivalence”来表达(项成东,2001;周红,2002)。笔者认为无论是“语用模糊”还是“语用歧义”,只要是从语用学角度,在语用学的范围内进行的研究,就都可以接受。
2.语用模糊的产生
根据Thomas(1995:22) 的动态语用学理论,语义的产生与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有以下要素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说话人与听话人对意义的商榷讨论,话语产生的语境(包括物质,社会和语言等诸方面),话语可能表示的各种潜在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语用模糊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周红,2002):
2.1指示语引起的语用模糊。指示语是指那些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定冠词以及一些表示地点和时间的副词。指示信息不清楚的话语往往很难理解甚至会产生语用模糊。例如:
例(2)He said he was a teacher.
例(3)He said he was coming today.
2.2会话涵义引起的语用模糊。在我们所说的话和我们说话的用意之间常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话语的用意就是“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何兆熊,2001:152)。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一般是隐而不宣的,不能靠所说话语的字面意义来确定,而要靠听话人根据语境进行辨认和推导,真正认识到说话人在说这句话时赋予话语的施事行为用意。例如:
例(4)Is that your coat on the floor?(可能是“指责”“命令”)
例(5)Waiter, there is a fly in my soup.(可能是“抱怨”“指令”)
2.3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模糊。
Searle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的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1975:60),是一种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理解“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然后从“字面用意”推断出间接用意,即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施事行为用意,这也是引起语用歧义的具体表现。例如:
例(6)Can you pass the salt?(可能是“询问”“请求”)
例(7)There is a wolf in the mountain.(可能是“陈述”“警告,吓唬”)
2.4语境制约缺失引起的语用模糊。Leech(1974:67)清楚的谈到语境在确定语义时的三大作用:语境消除信息中的歧义和多义;语境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语境能提供被说话人和作者省略的信息(转自胡壮麟,2002)。语境的构成因素包罗万象,某一种语境因素的缺失都可能对语境的制约功能产生影响。例如:
例(8)鸡不吃了。
例(9)小王上课去了。
2.5多语境叠加引起的语用模糊。不同类型的语境对同一语言表达片断叠加影响会变异出不同的语用用意,同一段语言在篇内语境中是一种语用用意,在篇外语境中又是另一种语用用意,因而使该表达片断形成语用歧义。例如:
例(10)三太太:高医生,高医生来啦!
高医生:奥,是三太太,上回给你开的药吃了怎么样?
三太太:好多了,就是夜里总不踏实。
高医生:哦,嗯—那我抽空再给你换两味药。
三太太:好啊!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上述对话在电影篇内场景衬托下的语用用意是病人与医生之间的关于病情的对话,而篇内情境变异出的篇外语用意义是二人在当众巧妙的回味前情并暗定幽会。
3.语用模糊的类型
语用模糊大致有下列几种类型(Thomas,1991; 俞东明,1993;何兆熊,2001):
A)多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multivalence),即说话人在一话语中对不同的听话人表达
其不同的言外行为。例如:
例(12)(Old man to an infant crying in its pram and his mother was present) Doesn’t your mother change your diapers?
B)双重或数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bivalence/plurivalence)即指一话语对同一位听话
人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言外之力。例如:
例(13)Speaker a : Next-door’s dog is in our garden.
Speaker b: I must have left the gate open.
C)条件性的双重言外行为(conditional bivalent illocutionary act),可以用句式“if X thenY; if not X then Z”表示,例如:
例(14)(a在卫生间外等着使用,b不知他在一旁等着,看到卫生间空了便径直走了进去)
a: I was waiting.
b: Oh, were you? I’m sorry.
D)话语性模糊(discourse ambivalence),即在话语层面上的复杂的言外言语行为或言外之力。例如:
例(15) Wife: Will you be home early today?
Husband: When do you need the car?
Wife: I don’t, I just wondered if you’d be home early.
在上述四种类型的基础上,丁建民、严爽(2002)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语用模糊的四种类型,其内涵是一致的,只是所用的术语表述更加通俗易懂,它们是:a)转移型语用模糊; b)分支型语用模糊; c)转变型语用模糊; d)暗示型语用模糊。
4.语用模糊的功能
Thomas(1995:195)认为,语用模糊源于说话人不愿意明确表示与其话语相关的言外价值(illocutionary values),而让听话人来推测,决定解释其话语之力的意图。通过使用模糊话语,说话人可以避免与听话人对抗的风险或因遭听话人拒绝而引起的尴尬。由此可见,恰当的使用语用模糊往往能收到其他表达手段所不能替代的良好的表达效果。笔者对语用模糊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简要概括如下:
4.1从话语效果来看,使话语更有趣或不那么有趣,创造幽默的氛围;增强话语的感染力或使其陌生化以增强话语效果。例如:
例(16)“爸爸,我哪儿也不去,就愿意进公安局”。
“好小子,胆不小,人家怕进公安局,你却志愿进公安局”。老子跟儿子逗趣哩。(李传信,达理:《泰山疑案》)
4.2从交际目的来看,协调彼此冲突的交际目的,一般是“命题目标”与“言外之的”的冲突;出于礼貌的考虑或照顾对方的面子,使话语显得更委婉,使不满情绪的表达或请求显得间接些,不使听话人丢面子或难堪等;转移话题,摆脱困境;灵活利己,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
例(17)Notice in the Junior Common Room, Queens College, Cambridge:
“These newspapers are for all the students, not the privileged few who arrive first.”(Thomas, 1995:159)
例(18)a: “Have you ever repaired this sort of watch?”
b: “Well, let me have a try.”
4.3从文学作品来看,提供信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使言语表达更生动,形象。例如:
例(19)小崔:“处座,你得给个伴吧?”
处长:“就让小江和你做伴吧。”
小崔一跳老高:“嘿,听见没有,做什么?”
女民警江伶悄悄伸出手在小崔脚上狠狠掐了一下。(关玺华:《归期》)
5.语用模糊的意义
不可否认,模糊语言的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很容易分辨某一个人是一个胖子或一个瘦子,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胖到什么程度是胖子,瘦到什么程度是瘦子。胖瘦的精确界限是模糊的,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却是清晰的。世界上确定的,精确的,清晰的表现只有一个,而其反面不确定的,不精确的,不清晰的表现却是多种多样。语言的模糊性并不会妨碍交际,事实上,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需要大量的模糊言语。正如波兰语义学家沙夫指出,“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但是,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的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以互相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转自陈治安,文旭,1996)。钱歌川在《翻译漫谈》(1980:55)中也说过:“英语是一种歧义的语言。”由此可见,对语言模糊的研究,尤其是对动态的语言模糊即语用模糊的研究是为了对模糊性达到精确而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使交际双方成功的完成交际任务。
结语
本文简要论述了语用模糊的概念,产生,分类,功能和存在的意义,尽管长期以来“明白”与“精确”被看作讲话或写作的标准,但在现实语言交流中,模糊语言却大量存在,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性及语用需要所决定的。若能恰当的在交际中使用语用模糊,不仅不会产生误解,而且会使语言或文章增添表达效果。因此,“精确”与“模糊”语言的使用的“好”与“坏”并没有标准的定论,重要的是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否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所处的环境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否匹配,是否能发挥其恰当的语用功能。